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強不強,看集裝箱;港口優不優,看供應鏈。換言之,衡量一個港口的核心競爭力,關鍵是看吞吐量、集裝箱及效率。 2024年,山東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8億噸、集裝箱量超越4400萬標準箱,有力支撐山東沿海港口年貨物吞吐量超過20億噸、連續3年保持全國沿海省份第一位;2025年,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以優異成績第十三次刷新全球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 作為全球最大的港口運營商、全國首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任務承擔單位,山東港口自成立之初便依托優越的政策賦能與區位優勢,陸海聯動、雙向發力,構建形成了以青島港為龍頭,以日照港、煙臺港為兩翼,以渤海灣港為延展,各板塊集團為支撐,眾多內陸港為依托的發展格局。同時,過去這些年,山東港口致力于由單一的港口運營商向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型,持續推動人工智能新技術與港口業務深度融合,并以數智化變革為驅動,構建開放協同的生態體系。 如今,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山東港口正以“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的姿態,力邀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中國國際物流節組委會共享山東機遇,聯合主辦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物流節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以下簡稱“本屆物流節”)。 那么,在這個年吞吐量超18億噸的“超級港口”主場舉辦本屆物流節,將會是怎樣震撼又充滿機遇的體驗? 當物流節遇見全球最大的港口運營商 在中國物流業的發展版圖上,創立于2003年的中國國際物流節始終占據著別樣的地位。這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中國民航局、國家郵政局、海關總署等多個部委及20多個國家級行業社團鼎力支持、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的行業盛會,歷經十九屆的積淀與創新,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物流業風向標”。 濟南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不僅是海陸交匯的重要節點,更是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門戶,在物流資源整合、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再加上與全球最大的港口運營商——山東港口攜手合作,能夠為物流節打造一個更為廣闊的交流合作空間。屆時,全球物流領域的精英將齊聚一堂,憑借頂尖的智慧與強大的力量,激發物流業創新發展的活力,推動物流行業與當地產業深度融合,進而助力物流行業實現進一步創新發展。 而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本屆物流節徹底打破了以往僅與政府合作的傳統模式,首次探索與企業合作路徑——山東港口作為聯合主辦方深度參與其中,勢必將其“打造一流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的戰略實踐經驗融入本屆物流節,使大型物流商務會展活動更務實、更接地氣。與此同時,山東港口借助全國性的物流商務合作平臺,進一步強化自身的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積極布局新興業務領域,推動港航生態圈實現合作共贏,把物流供應鏈真正打造成一條互利互惠的“共贏鏈”。此外,這一系列舉措也將生動詮釋本屆物流節“共建國際物流大通道,開辟全球貿易新藍海”的主題。 為什么是山東港口? 在全球港口發展格局中,山東港口正以驚人的速度書寫著中國港口的崛起篇章。其在貨物吞吐量、生產效率、智慧港口建設、綠色轉型以及區域港口集群協同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正是本屆物流節選擇與之合作的關鍵所在。 作為全球港口運營的領軍者,山東港口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從2019年的13億噸攀升到2024年的18億噸,山東港口貨物吞吐量保持一年一個億噸臺階。同時,在全球貨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沿海港口中,山東港口占據三席。 在生產效率方面,在這里,“中國效率”不斷刷新世界紀錄:5月22日,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以橋吊平均單機作業效率62.62自然箱/小時的優異成績,第十三次刷新全球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 在智慧港口建設方面,今年以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域智能港口解決方案“天和”、全球首個港口服務類大模型“方舟 TaaS”等一批智能化、數字化創新成果在山東港口不斷涌現,助力港口產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在綠色轉型方面,山東港口濰坊港以全國首個“零碳港口”為名片,在港區布局風力發電機組和太陽能光伏矩陣,加速新能源機械替代,繪就港口低碳發展的新藍圖。 綜上,通過一體化運營,山東港口群實現了七大港口的協同發展。山東港口也正將一個個物流樞紐串聯成網,構建起橫跨海陸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串聯產業未來,攜手打造“共贏鏈”
這里是行業“最強大腦” 的聚集地!2025物流全球論壇、全球港航物流CEO圓桌會議等高端會議,將深度解讀行業發展態勢。組委會正力邀中國中車、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中國外運、東航物流、嘉宏國際等超百家領軍企業攜創新成果參會、參展,旨在搭建一個高規格、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打造物流生態“共贏鏈”的全新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