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版圖加速重構的浪潮中,跨境電商成為各國搶占外貿新高地的關鍵賽道。而廣州,這座承載千年商脈的城市,正以破局者的姿態,上演著一場震撼業界的出海逆襲。短短一年間,非美市場占比從不足70%躍升至超81%,2025年上半年900億元的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背后,藏著怎樣的商業密碼? 跨境電商“聯姻”產業帶:家門口的全球貿易課堂 當傳統工廠主還在為海外訂單發愁時,廣州的企業家們已在“跨境電商+產業帶”活動中找到了破局之道。繼3月12日廣州市商務局啟動廣州“跨境電商+產業帶”活動以來,從白云湖畔的美妝日化專場,到花都皮革城的箱包盛宴,今年以來11場高密度活動,將國際關稅解讀、平臺運營秘籍、物流通關攻略等“干貨”直接送到企業手中。 每場“跨境電商+產業帶”活動都有最新的國際關稅形勢變化分析,邀請跨境電商頭部平臺、第三方服務商圍繞上線開店、選品推廣、物流配送、跨境結匯等環節進行詳細講解,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密集舉辦的活動幫助全市跨境電商賣家及時了解最新國際關稅形勢,引導開拓“藍海”市場,推動傳統制造企業布局多元化市場。 “以前拓展海外市場像摸著石頭過河,現在每場活動都有頭部平臺手把手教學。”碧綠絲生物科技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5000多家參與企業的心聲。現場不僅能聆聽行業大咖的前沿分享,更有“一對一”咨詢環節,政策制定者與企業家面對面碰撞,讓復雜的跨境規則變得通俗易懂。全年15場活動、覆蓋8大產業帶的規劃,正將廣州打造成生機勃勃的跨境電商對接平臺。 平臺矩陣織就出海網絡:全球巨頭為何扎堆廣州? 當韓國Coupang帶著時尚爆品攻略走進海珠,當俄羅斯Ozon Global在白云揭秘東歐市場商機,廣州正成為全球電商平臺的“兵家必爭之地”。圍繞中東、南美、中東、東南亞等全球新興市場,廣州市商務局精準錨定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牽線搭橋近25個頭部平臺,上演著一場場“雙向奔赴”的招商大戲。 這里既有國際巨頭帶來的全球流量入口,也有本土平臺釋放的AI技術紅利。阿里國際站的“AI破局”戰略發布會上,智能選品、精準營銷等黑科技,讓中小企業直呼“降本增效看得見”。這種“本土智慧+全球資源”的深度融合,正為廣州企業開辟出差異化的出海路徑。 廣東省網商協會負責人表示,廣州擁有不少優勢產業帶,政府部門積極引導非美市場頭部跨境電商平臺進入廣州市場,與跨境電商深度合作,通過平臺資源加持,可以更精準地幫助廣州市服裝、箱包、珠寶等優勢產業帶對接國際市場,實現品牌出海“快人一步”。 通關提速“集拼出海”:900億元背后的速度與激情 3月6日,全國首個“民航安檢前置+海關查驗前置”的“雙前置”貨站落地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南區),上演了“中國速度”。民航安檢與海關查驗前移,通過融合物流、制度疊加、賬冊分類、系統整合等舉措,海關部門助力跨境電商商品“集拼出海”。今年前6月,超100億元的外貿增量,正是這套創新模式交出的亮眼答卷。 廣州海關“黨員突擊隊”7×24小時待命,“保障專班”優先處理小額包裹,國際航線“加密擴容”……從制度創新到服務升級,廣州構建起全鏈條的跨境護航體系。當其他城市還在為通關時效發愁時,廣州的貨物已乘著新增的10條客運航線、9條貨運航線,快速抵達全球消費者手中。 “良好的產業基礎和靠前周到的政府服務,讓電商企業在復雜多變的世界局勢下依舊能保持穩健發展。”希音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企業累計投資超100億元,打造了以廣州為中心,覆蓋肇慶、佛山、江門等城市的智慧供應鏈體系。下一步,將持續加碼以廣州為核心的國內布局,帶動更多的中小企業優質產品“出海”服務全球消費者。 廣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當前國際形勢和國際關系深刻變化,該局正加強與海關、機場、港口等部門協同,著眼打造“跨境電商之城”,加強監管探索創新,完善設施支撐及配套服務,健全建強跨境電商生態鏈,讓廣州跨境電商企業及時把握新機遇,助力中國品牌破局發展和揚帆遠航。(來源:廣州日報 )